王英春,女,研究生,心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第十三届理事会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残疾人体育与健康专业委员,海淀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指导专家。
长期从事运动员比赛心理调控、运动员个人成长的研究,服务于运动队一线,致力于运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推动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提升和运动表现的优化。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被SCI、SSCI、CSSCI等权威数据库收录。其中包括《Attentional Biases toward Face-Related Stimuli among athletes after state thwarting need for relatedness》(2022年,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Neuroscience);《Effects of 15-Days−6°Head-Down Bed Rest on the Attention Bias of Threatening Stimulus》(2022年,Frontiers of Psychology);《失控感对不同控制源类型大学生状态毅力的影响》(2023年,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关系需求满足与运动流畅体验——自我调节的中介和亲和动机的调节》(2022年,中国体育科技)等。
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部重点课题、国家体育总局等科研项目35项。连续承担3届奥运会科技攻关服务,任国家队科研团队负责人。
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研究生冠军班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北京市高校青年英才计划。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研究生)二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国家级一流线上课程“运动心理学”主讲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奖三等奖,国家体育总局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项目贡献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