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春艳,女,研究生,教育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6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任中国老年学会运动健康分会委员。
长期从事运动与健康促进以及运动营养领域的研究,在运动健康促进的精准化和个性化干预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运动营养品的研发及其功效研究上也进行了大量探索,致力于从科学角度推动运动干预与营养补充的协同优化。
迄今,以第一/通讯作者与合作者共同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包括《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老年人骨密度改善运动处方:开发与实施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3,46(12):128-138;《基于BP神经网络的18~30岁人群功率自行车能量消耗模型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2,45(10): 75-85;《运动改善老年人心肺功能存在剂量效应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22, 58(7): 48-59;《低氧训练对肥胖小鼠Ghrelin-GHSR通路的影响》[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20, 28(1): 66-72。合作出版教材6部,其中包括《体能与营养恢复》(主编二,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获批授权《一种椅式坐位体前屈测试装置》等四项专利。参与制定《中国健康成年人身体活动能量消耗参考值》等两项标准。
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横向等20余项课题研究。主要参与国家级课题包括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人体运动促进健康个性化精准指导方案关键技术研究”、科技部科技冬奥项目“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分子特征及在冬季项目中的应用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FoxO1转录因子在抗阻训练影响低氧诱导骨骼肌萎缩中的作用与分子调控”;省部级课题包括国家体育总局项目“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中老年人运动健康智能管理系统”、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项目“老年人(60岁以上)运动处方”,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项目“盲人柔道国家集训队综合科研攻关与服务研究”等。
入选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获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负责人、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案负责人、第八批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主讲教师、北京市高校教学创新大赛团队优秀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