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英,男,研究生,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3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任国家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武术段位制委员会委员、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青年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生体育协会武术分会副主席、汉语国际推广武术师资培训基地负责人、武术散打国际A级裁判。
研究领域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武术散打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武术国际化交流与推广。
迄今,以第一/通讯作者与合作者共同发表论文40余篇,SCI收录2篇,其中包括《The impact of mind–body exercise on the quality of life in older adults: the chain mediation effect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 12 (2024): 1446295;《现代性支配下传统武术拳种发展的主体性问题哲思》体育与科学,2023,44(05):62-68;《“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武术“走进去”探析》体育文化导刊,2021,(11):55-59+89;《中华武术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挑战与时代构想研究》2021,40(04):127-137+14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搏击运动员管理制度的演变、困境与优化》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54(12):95-100;《武术在克罗地亚的发展、问题与路径选择》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03):139-145。出版著作2部,包括《中国武术散打市场化运作模式的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主编教材2部,包括《武术格斗基础教程》、《国际中文教育武术技术推广系列教材(共五部)》。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带一路”我国武术文化交流与传播研究)、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武术国际化推广体系研究)、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重点研究项目(武术国际化推广与传播受众需求研究)、国家体育总局决策咨询研究重点项目(武术申奥现存主要问题与解决机制研究)、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研究)、2021国际中文教育创新项目(国际中文教育+武术技术国际推广线上系列课程)等。
获国家体育总局教学成果二等奖、全球中文联盟数智化教学金牌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北京体育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体育大学教学成果和科技成果二等奖、北京体育大学科技成果三等奖、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个人、第七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