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北体青训在探索中砥砺前行,始终把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和国际水平的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作为目标使命。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北京体育大学各项目青训队伍原本的训练计划,国内队伍停赛停训,海外驻训队伍也紧急封闭隔离。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和各行业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科学有序恢复体育赛事和活动推动体育行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要求,学校党委统筹安排各项目复训工作方案和异地转训计划,项目学院负责落实开学相关准备工作,创新学训模式、协调教练员及服务保障人员,有序组织青训队员平安返校复训。截至目前,足球、篮球、冰球、排球等项目已顺利复训复学,并有序开展了招生和中期考核工作。同时,为了庆祝国庆和中秋双节,各学院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和文体活动。
中国足球运动学院
经历了为期一周的分期分批、错峰返校,9月14日,中国足球运动学院新学期首次升旗仪式暨开学典礼顺利举行,副院长任定猛在致辞中分享了“家、学、思、拼”四个字,希望队员们能以校为家,发扬不负韶华、只争朝夕的学习精神,做一个有思想、有温度的人,要敢于拼搏、艰苦奋斗,为了梦想永不放弃;希望教师们始终牢记打造高水平竞技人才培养基地的办学定位,和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和国际水平新时代足球人才的使命, 携手并肩,一同前行。
9月19日,中国足球运动学院(青训)教职工与U19青年队进行了一场师生交流赛。促进师生情,赛出水平,赛出风格,展现专业队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为小年龄段运动员树立榜样作用。
9月28日,各年龄段青训队伍开展思政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教练员通过名人事迹鼓励队员在学习、训练、生活中积极面对困难,引导学生形成自律、自强、自尊、自爱的良好品质。
中国篮球运动学院
中国篮球运动学院自七月起通过全国分站式选拔组织青训队伍复工复训,7月10日至8月22日,分别在银川、新疆、德州、郑州、北京、西安、长沙和济宁八地开展了初选,参与球员达到670人。8月29日,青训队伍在保定市蓝鲸运动休闲中心开展为期五天的中期考核暨体能比武,确定了新学期队伍建制及人员名单。9月18日队伍整体抵达山东省潍坊市体育运动学校进行集中学训,针对基础体能、身体机能、运动能力、技术及实战水平等全面开展专业训练。为了向国庆71周年献礼,学院全体青训师生拍摄制作了“篮球有我 未来有光”主题宣传片。
手球项目
为大力推广手球运动项目,北京体育大学于9月23日至10月31日在河北省崇礼高原国家训练基地举办2020年全国青少年手球项目(跨项)集训营,来自全国数十个省份的115名篮球、田径、排球等跨项运动员经过筛选入营。集训通过十项基础体能测试、手球基础球性训练以及基本技战术训练等条件筛选出15-18岁具有发展潜力的手球运动员,充实北体青训手球项目运动员储备,为国家队培养和输送优秀手球运动员。
中国排球运动学院
为了迎接国庆中秋佳节,中国排球运动学院组织全体师生通过观看电影《夺冠》开展了新学期的第一次主题教育活动,队员们在感动落泪的同时备受鼓舞。大家都表示会将爱国主义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在女排精神的激励下贡献青春力量,书写无悔人生。
中国冰上运动学院
中国冰上运动学院以《冰球小将的理想与担当》作为开学第一课,以奥运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体育大学2016级研究生冠军班全体学生的回信、边防战士保家卫国、我国疫情期间有序的风险防控和授予共和国勋章等为主要内容,通过视频展示并讲解,让运动员真切感受到各行各业的理想与担当,并结合当下的训练,树立为国争光的崇高理想。
国庆假期里,冰球青训队员们并没有休息,依然按照训练安排准时上冰,严肃认真地完成计划训练任务。训练之余,学院组织队员们去往北京2022年冬奥会组委会所在的首钢园区进行参观学习。
体育精神不仅发扬于赛场,更洋溢于普通人的生活之中。赛场上的力量聚集和赛场下的能量传递,都是体育人最核心的价值发力点。“为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是总书记回信中提出的期许,已经化作北体师生的行动自觉。新的学期,新的征程,北体青训全体师生会以“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带头拼、加油干,为建设体育强国多作贡献,为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