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梅,女,汉族,1975年1月生,辽宁人,高级教练员。1994年就读于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系,2007年就读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教育训练学专业。1998年毕业留校至今,任北京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校艺术体操队教练员,2002年起同时担任国家艺术体操队集体项目主教练,200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工作以来,她12年如一日,一直奋战在训练教学第一线,将培养中国艺术体操事业的接班人为己任,为中国艺术体操事业的发展默默奉献着青春与汗水。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坚持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并将学习所得贯彻到平时的教学训练中;12年来,她无怨无悔,甘于奉献,牺牲了数不清的节假日休息时间,放弃了无数次与家人,特别是与年幼孩子团聚的机会,每天坚持长达9、10个小时,甚至11、12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自始至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既当教练又当母亲,承担起小运动员们从生活、学习到训练等一系列繁重的教育工作和监管责任。
通过多年的拼搏与努力,白梅同志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体操运动员(6人获得国际运动健将、20人获得国家级运动健将),并在国内外赛事中取得了较优异的成绩,其中获全国冠军奖牌60余枚,获得世界杯系列赛亚军4次、季军6次。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白梅同志作为主教练带队参加了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比赛,为祖国赢得一枚宝贵的奥运会银牌,出色地实现了艺术体操项目2008年冲击奥运会奖牌的赛前目标,实现了艺术体操项目在中国发展30年来的历史性突破。
“我是一名教练,更是一名共产党员”
艺术体操被称为地毯上的芭蕾,这个项目是由5种不同的器械(绳、圈、球、棒、带)结合跳步、转体、柔韧、平衡等多种类型身体难度完成比赛的规则。当观众随着运动员的表演节奏鼓掌时,他们看到的是地毯上一个个美丽的精灵,却很难想象这背后运动员和教练员艰辛的付出。
自1998年留校至今,白梅早已经习惯了把训练场当成自己的家,每天与队员们一起训练的日子。为了练好每一个技术细节,为了比赛场上多得0.1分,白梅一遍又一遍地将技术动作示范给队员们看,一遍又一遍地纠正她们技术动作上存在的不足,一遍又一遍总结整套动作的得失。12年来,她和队员们每天的训练时间至少是9小时,遇上训练任务完成不理想的时候,每天的训练时间会达到11、12个小时;12年来,她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队员,而自己仍然坚持着几乎不变的工作方式:每周根据日程训练六天,周日再根据本周完成的训练情况进行机动调整。寒来暑往,年复一年,每天迎着晨曦走进训练场,常常披着星辰与疲惫的身体回到家,12年几乎没有休息过任何一个国家法定的节假日。每年春节是亿万个家庭阖家团圆的时候,却正是运动队伍冬训储备体能、发展新技术、改进编排的最佳阶段。12年的春节,白梅都是和运动员一起度过的:吃了年夜饭,和大家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跟家里通个电话,督促小运动员们给各自的爸爸、妈妈拜年,大年初二一早,又开始全身心投入到训练工作中。
没有鲜花和掌声,只有偌大一个训练场和一群孩子;没有领导甚至旁人看见,只有自己默默地承担着有些寂寞甚至是枯燥的训练;没有人告诉她,这样的辛勤付出是否会有回报,只有自己用信念与执着支撑着一份坚持。她始终坚信,她是一名普通的教练,更是一名共产党员。让五星红旗在赛场上升起,是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最神圣的使命!
正是因为她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哪怕训练再苦再累,她都会抽时间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哪怕再忙再没时间,她都会按时参加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和各种活动。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即使是在2008年奥运备战的最关键时期,她也不忘记带领小队员们一起向灾区同胞奉献爱心,不忘记让每个小队员在过年过节向父母长辈问候,在取得好成绩的时候第一时间向他们汇报,在她看来,教育队员们做一个有爱国主义精神、有高尚职业道德修养的运动员,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和带领她们取得好成绩同样重要!
“关心队员胜似母亲”
由于艺术体操项目的特殊性,运动员进入专业训练的年龄都特别小,平均只有5到6岁,即使进入国家队也只有11、12岁。作为她们的教练,就不只是要承担起她们的训练工作,更要在生活上关心她们,在学习上对她们进行监督指导。
“这些孩子离开父母都还小,每天还要承担同龄人难以想象的训练强度,我要在每一个孩子最美好的成长阶段尽量给她们更多的爱。”白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队里,她既当教练员,又当妈妈,在生活中处处关心这些小队员。队里的伙食好不好,孩子们穿的衣服暖不暖和,白梅平日里都会处处留意,经常过问。由于运动员年龄小,有一部分孩子到国家队训练时还带着疫苗接种证,细心的白梅都一一做好记录,按时带领她们接种疫苗。平日里,不管是孩子们拉肚子、发烧,还是冬天下雪路滑摔了跤,或是贪玩被野猫抓伤,白梅只要知道她们生病了或是出了什么伤痛状况,总是第一时间带着她们赶往医院进行诊治。哪怕有的孩子只是牙疼,白梅也是心疼得不得了,二话不说带着孩子就往医院跑。
有一次,一名运动员发烧了,晚上8点多打电话告诉白梅,白梅立即跑到她所住的公寓带着她去医院就诊,量体温、化验、输液,白梅一直陪在小队员身边,看着护士把针扎进小队员的血管,白梅心疼得直掉眼泪。这个时候,她的手机又响了,原来是同屋的另一名运动员也发烧了,安顿好医院里输液的小队员,擦擦眼泪,白梅又立刻回到队里接另外一名小队员来医院就诊。当和队员们再次回到运动员公寓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三点了。来不及脱掉外衣,白梅倒床就睡,说来也巧,这时的手机再次响起,是家里打来的。公婆告诉白梅,自己的孩子也发烧了,39.8℃。怎么办?那时候正是备战2008年奥运最关键的时期,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同吃同住在一起,要回去看孩子,训练计划就不能完成,势必影响整个备战进程。电话里的白梅只能咬咬牙,满怀歉意地对孩子的奶奶说:“妈,辛苦您,您和爸打车带孩子去医院吧。”挂了电话的白梅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夺眶而出。自己的孩子如今已上小学五年级了,为了更好地带队,孩子刚满月就交给他的爷爷奶奶带,如今两位老人也都70多岁了。
有一次,训练课上的白梅接到孩子班主任的电话,通知她去学校面谈。到了学校白梅才知道,自己的孩子语文考了60分,数学考了23分,英语也只有45分,而且寒假作业也没有完成。了解到这样的情况白梅充满了歉意与自责,她的内心非常的矛盾,一方面,是自己很少花时间和精力的孩子,另一方面,是一大群和自己孩子年龄相仿的可爱的运动员,祖国和她们的父母非常信任地把她们交给了自己。12年来,白梅已经做出了这个艰难的抉择:这些小队员们同样是我的孩子,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要坚守在她们身边。
“十年磨一剑,花香飘世界”
艺术体操在中国已经发展了30年,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我们的成绩是集体全能第五名,2000年没有入围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我们的成绩是集体全能获得第六名,几次都与奥运会奖牌擦肩而过。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是我国力争取得奖牌的突破口,国家队的要求是场上六名运动员训练、比赛目标一致;团结协作配合一致;动作完美整齐划一,个人身体技术、器械技术综合能力要全面。为了实现在2008年的奥运赛场上升国旗的目标,白梅和她的同事以及小队员们为之奋斗了整整4年。
从2004年起,他们就开始了异常艰苦的备战训练工作。每天除了课上10个小时的正常训练外,晚上白梅和其他教练员还要与队医沟通每一名运动员的伤病情况,了解各项机能指标,再由此制定更加合理、更有针对性训练计划。每周3次业务学习,白梅率领教练组一起观看世界锦标赛、世界杯以及舞蹈大赛,不断充实专业知识,将不同艺术领域的精髓运用到运动训练实践中。艰苦的训练得到了回报,2005年、2006年,国家艺术体操队集体项目在不同的国际比赛中陆续获得前三名的好成绩,整个队伍充满了自信。
2007年,白梅带队参加了在希腊举行的世界锦标赛暨奥运会入围赛,赛前训练时,参加世界锦标赛的40个国家中的大多数裁判员、教练员都对中国队有较高的评价,中国队进入前三名的呼声很高,在赛前中国队还有两个独创动作被国际体操技术联合会批准获得0.5的加分。可是比赛结果不尽理想,中国队仅仅获得全能第九名,差点没有入围北京奥运会,比赛结束后的白梅心情非常压抑,几乎想放弃国家队教练员的工作,但是一觉醒来,白梅又重振旗鼓,她知道她是一名共产党员,她毕生都离不开自己热爱的艺术体操事业。
由于没有进入决赛的队伍没有训练场地,白梅就带领运动员在酒店的草地上训练,一方面从裁判的角度去查找问题,另一方面结合运动员自身技术特点、队伍整体风格改编成套动作,扬长避短。
从希腊回到北京一放下行李,白梅和同事、队员们就直接进入训练馆投入到紧张有序的训练中,经过两个月的封闭训练,在2007年12月举行的好运北京比赛中,中国队又重新站在了前三名的行列中。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队员们的运动量一天比一天大,对她们的技术要求也一天比一天多,运动员在心里和体能上都出现了反应,这时候的白梅,在训练场上是一位严师,在课下又是一位慈母。为了顺利发挥训练水平,圆满完成比赛任务,白梅带领全队做了三套应对突发事件的比赛预案,提前两个月进入程序化训练模式,目的就是让运动员把比赛当作训练,尽可能以较轻松的状态参加比赛。
2008年08月24日,这个值得白梅一生回忆的日子。这一天,她作为主教练带队参加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比赛。在观众热烈的欢呼声中,中国队的运动员出场了,她们以零失误的出色表现战胜了长期以来几乎垄断世界前六名的白俄罗斯、保加利亚、乌克兰、意大利等诸多具有一定实力的强劲对手,最终以技术分值第一名,艺术分值第二名,完成并列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集体全能亚军。这一枚宝贵的奥运会银牌也是中国代表团的第一百枚奖牌,实现了艺术体操项目在中国发展30年来历史性的突破!
白梅直到这个时候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发烧几天了,她和队员、工作人员相拥而泣。10年了,为了梦想,为了她热爱的事业,她付出了她的一切!十年磨一剑,今天她终于在国家队主教练的岗位上为祖国,为人民,为党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洁不逊雪暗留香”
从奥运的聚光灯下走来,白梅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训练场,虽然她获得过很多荣誉,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早已经宠辱不惊,回到训练场,一切从零开始。“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北京体育大学教师”,她总是这样定位自己,在她心中,她更看重教师这个称谓,也更乐意做一名第一线的普通教师。
“洁不逊雪暗留香”,白梅,就像她名字一样,甘于寂寞,甘于奉献,在艺术体操的园地里默默地绽放!
(文/组织部 张健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