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数千名代表带着人民嘱托,肩负光荣使命,齐聚北京,共赴盛会。
北京体育大学广大干部师生热切关注全国两会的召开,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介主动了解两会动态,深刻领会和学习会议精神,热议政府工作报告,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经历,畅谈心得体会。
樊战备 党委书记
2025年,“十四五”规划迎来收官,“十五五”规划将谋篇布局,今年的全国两会意义非凡。李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求真务实,凝聚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份报告不仅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的“攻坚作战图”,也是展现高质量发展成果的“全景式报告”,为我们明确了前行的航向,确立了行动的基准。北京体育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高质量党建为引擎,驱动学校整体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教育的“三大属性”,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与发展,汇聚全校师生的智慧与力量,以钉钉子精神推进落实《改革发展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强化“双一流”建设,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科技支撑力,回答好“强国建设,北体何为”的时代答卷。
张剑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全国两会的召开,对于凝聚共识、提振干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2024年“成绩单”亮眼,2025年“任务书”明确。北京体育大学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教育、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立足“以体为本”办学定位,推动“双一流”建设提质增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学科交叉融合,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服务竞技体育、群众体育贡献力,构建体育文化交流高地,助推体育产业发展,积极展现新作为,为建设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健康中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李荷 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
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客观总结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取得的显著成就,立意高远,催人奋进。过去的一年,我们党和国家经受住了国内外多重考验,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党委统战部将持续关注全国两会进程,带领我校广大统战成员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两会精神上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担当作为,为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和体育强国事业汇聚智慧和力量,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谱写新篇章、作出新贡献。
朱晓兰 科研处处长
作为高校科研工作者,研读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内容,我深感振奋,真切体会到国家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坚定决心。这为我们科研人员锚定了奋斗方向,促使我们主动调整研究思路,将个人科研规划紧密契合国家战略需求,心无旁骛地投身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报告释放出强大政策红利,将进一步激发科研创新活力,加快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步伐,增强科研人员成就感与使命感。我们应积极打破传统研究范式,主动对接产业需求,借助校企联合实验室、中试验证平台等,解决技术落地瓶颈,让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未来,我将努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深度融合,为体育强国建设添砖加瓦,为学校科研事业高质量发展拼搏奋进,用实际行动诠释对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理解,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国政 训练竞赛与反兴奋剂工作处处长
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体育工作,为高校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曾经的专业运动员和现在的体育系统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竞技体育要立足“育人”根本,深化体教融合创新,将赛场拼搏精神转化为育人资源,实现竞技成绩与人格塑造双提升。北京体育大学应充分发挥运动训练专业与人才优势,探索“高水平运动队+学科交叉”培养模式,将运动训练与思政教育、体能康复、智能体育等专业深度融合。同时,通过开展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和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带动更多人参与体育运动,促进提升国民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训练竞赛与反兴奋剂工作处将以报告精神为指引,坚持“以体为本”,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训练竞赛服务保障体系,把“立德树人”融入训练竞赛工作全过程,让体育精神成为青少年成长的精神底色,为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黄海燕 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体育在扩大内需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深化体育改革的主要方向,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我们将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为行动纲领,聚焦重点领域,深化体育改革。强化有组织科研体系,谋划重大科研项目,聚焦改革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体育公共服务、冰雪经济、青少年体育发展等重点领域,产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优化“院地企社”多元协同,提升管理学院社会服务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另一方面,发挥管理学院优势,服务国家战略。以组建成立体育产业研究院为契机,聚焦释放体育消费潜力、优化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模式等方向,输出创新解决方案。以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通过组建成立管理学院院友会、建设现代体育产业学院等举措,拓宽管理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渠道。
蒋依依 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分党委书记、院长、教授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高度关注体育与教育工作,为高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导与动力。阿尔伯塔国际休闲体育与旅游学院将紧密围绕学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建设目标,全方位落实学校“三年攻坚行动计划”的工作部署,密切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要求,着力践行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面向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未来之城”规划建设、海南全面建设自由贸易港、“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以深化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为重点推进形成学院人才培养的“新质生产力”,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国际化办学的协同共振为基点,服务全民健身和消费潜力提振等工作。
邹新娴 管理学院教授
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立意高远,客观务实,全面总结回顾了2024年国家发展的重要成就,提出了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报告指出,国家在2025年将继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在体育方面,将聚焦改革、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办好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积极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推进群众身边的运动场地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和健康干预,让年轻一代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这为我们指明了今后工作方向和目标任务。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教育、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立足学校办学特色和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定位,积极投身国家重大建设项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建设体育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健康中国的进程中作出积极贡献。
邱俊强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教授
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为我们体育科研未来的发展勾勒了宏伟蓝图。报告中提到,“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 +’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为体育科研工作者指明了研究方向。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方面,北京体育大学一直是排头兵和主力军,我校已完成的主动健康项目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实现了从“经验指导”到“精准量化”的转变。未来,主动健康研究将深度融合前沿科技,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力量,为健康事业注入新动力,进一步推动运动促进健康领域的个性化与精准化发展,构建更科学高效的健康促进体系,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体育科技力量。
王丽萍 教育学院国家级教练
报告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体育工作的成就,特别是群众体育的蓬勃发展和国际赛事的成功举办,不仅对我国体育健儿在巴黎奥运会上,取得了境外比赛最好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也展现了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生机。体育强国建设不仅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体育工作者应立足本职工作,努力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为建设体育强国贡献力量。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我深知,体育不仅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和运动员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体育教育工作者要在体教融合方面积极探索,在教学中大力弘扬体育精神,激发同学们对体育的热情和参与度;要加强专业学习,紧跟教育和体育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作为一名曾经的奥运冠军,一名从事体育行业30多年的老体育工作者,我将立足于本职工作,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回馈社会,为推动教育和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孟庆军 中国冰雪运动学院国家级教练
2025年全国两会处在重要历史节点,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迈进。作为一名体育专业的高校教师,我们既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参与者,更是青春梦想的引路人。当我们把论文写在训练场上,把汗水洒在教学实践中,就是在为民族复兴积蓄精神力量。让我们以政府工作报告为指引,在体育教育的沃土上深耕不辍,培育更多既有强健体魄、又具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用体育之光照亮育人之路。
于洋 竞技体育学院乒乓球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副教授
2025年全国两会在新的关键历史坐标上胜利召开,为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强调了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强调要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为高校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报告也指出要加大体育改革力度,做好奥运会、残奥会备战参赛工作,体现了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听完报告后,我心潮澎湃。我将要在学校党委和学院分党委的紧密领导下,扎实开展三年攻坚行动计划,聚焦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把学习成果落实到乒乓球教学工作和推动乒乓球长盛不衰的发展上来,奋力开创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宗维洁 中国武术学院副教授
作为一名深耕教育一线长达三十余载的教育工作者,我深切地体会到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这些举措彰显出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全新要求。报告中提到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引发了我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的思考,比如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为其赋能,让这门底蕴深厚、价值卓越的学科重焕生机、持续发展。我将以这份思考为动力,在工作中深入探索研究,为国家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刘湜 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展现了我国在教育、科技和人才培养领域的深远布局和坚定决心。作为新闻与传播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新闻传播不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更是社会进步、文化传播和价值引领的重要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我们应不断提升自身科技素养,创新教学方法,通过教育创新,为国家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202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科教兴国议题,既是回应现实的“问题清单”,也是面向未来的“行动纲领”。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变革,为加快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贡献绵薄之力,推动“书香社会”与“健康中国”的共生共荣,努力书写属于传媒教育者的担当。
董栋 教育学院教师
李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我国体育健儿在巴黎奥运会取得境外参赛最好成绩,并提出“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 作为曾经征战过四届奥运会的蹦床老将,我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对体育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作为举国体制培养出的体育人,我深刻体会到爱国主义情怀赋予了我强大的内核支撑力,曾帮助我在激烈竞争的国际赛场上不惧对手、敢于拼搏。退役后,我成为了北京体育大学的一名教师,为祖国的下一代培养出优秀的体育老师,是如今的奋斗目标。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借助自己30年体育实践经历,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目标,激发奋进动力,助力成长成才,为祖国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秦亮 中国足球运动学院教师
立足“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今年的两会聚焦历史新方位、描绘发展新蓝图。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推进群众身边的运动场地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和健康干预等工作要求。作为中国足球运动学院教师,我将结合体育教学和裁判专长,进一步提高裁判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带领学生积极投入到群众体育的组织和执裁中,将群众赛事当作第二课堂,在学中做、做中学,并通过赛事普及足球规则知识、传播现代体育精神。同时,我将筹措开展青少年裁判培养计划,解决校园足球和青训机构大量校赛和友谊赛的裁判缺口,大幅降低裁判员入门年龄,增加足球裁判后备力量的同时,让青少年更加全方位地参与不同的运动角色,体会不同的场景和需求,培养优秀品格。
叶瑞琪 管理学院辅导员
3月5日,我同学生一起收看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倍感振奋。政府工作报告从国家建设全局出发,部署教育、体育事业,为高校思政工作指明方向。报告强调“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让我深感责任重大。身为辅导员,要将思政工作贯穿教育管理全程,引导学生把“体育强国梦”融入“中国梦”。报告提出“大力发展青少年体育,深化体教融合”,明确了体育院校的育人使命。管理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体育产业与管理人才,应借此契机,结合体育产业发展需求,在职业规划等方面,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战略的意识与能力。报告中“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稳就业”等内容,也为辅导员工作提供思路。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基层体育志愿服务,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以政策为导向,深化校企协同,优化实习就业服务。未来,我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守思政教育阵地,把报告蓝图转化为育人实践,引导学生成长为“懂体育、会管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贡献“北体力量”。
陈卉萌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
2025年,既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的谋划之年。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最令我关注的便是关于人才培养及就业的阐述。我清晰地看到了国家对于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大力扶持各类企业吸纳就业的坚定决心,以及对于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这意味着几年后毕业的我,无论是投身新兴科技领域,还是扎根城乡基层,都将拥有更多机遇。国家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为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开启了进入初创团队的大门。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渠道,给予我们诸多实际帮助,让我们充满勇气。关注退役军人、脱贫人口等群体就业,彰显了社会的公平与温暖。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等行动,也激励我在校要注重专业技能锤炼和实践创新。国家全方位保障就业,作为学生的我唯有奋发图强,才能不负时代、不负所望,在未来的就业舞台绽放光彩。
杨晨 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
认真观看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中总结了过去一年来祖国取得的各项成绩和成就。我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教育、科技、人才等部分深有感触。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一名康复专业的研究生,我深受振奋和鼓舞。我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脚踏实地,认真钻研,同时不断锤炼自己的康复实践技能,努力将自己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以青春力量,成长为祖国需要的栋梁之才。
王也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
学习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后,我深刻感受到国家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定力与为民情怀。报告既是对过去成就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的蓝图规划,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度融合。报告中“结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论述让我尤为关注。体育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正是新质生产力在体育领域的重要体现。不同地区应根据自身资源与优势,探索适合的体育产业发展路径。报告启发我们应促进体育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推动体育产业升级,助力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充分发挥体育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与科教兴国战略中的作用,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与国家创新发展贡献力量。作为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子,我深刻认识到自身肩负的使命与责任,我将刻苦努力,将理论研究融入社会实践,立足体育领域研究,为构建健康中国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王文轩 中国冰雪运动学院2024级硕士生
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阐述,让我看到了冰雪运动发展的新方向。如今,冰雪运动不再是单纯的体育竞技,而是与科技、文旅等领域深度融合。就以我们的日常训练为例,此前更多的是依靠经验,现在还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精准规划训练计划;还有一些雪场用上了智能造雪系统,大大提升了运营效率。这些变化,都是新质生产力的体现。报告中对创新、产业升级的支持,让我坚信中国冰雪运动的未来一片光明。未来我也会继续投身冰雪产业,培养出更多优质的冰雪人才,让冰雪运动在新质生产力推动下,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助力我国冰雪事业迈向新高度。
付德钰阳 竞技体育学院2021级本科生
3月5日上午,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了过去一年的辉煌成就,让我深有感触。2024年,我前往甘肃省积石山县参加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的体育支教志愿活动。支教期间,我切身体会到国家在农村和边远地区教育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完善的硬件设施、全新的教学器具……使更多孩子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及更好的学习平台。此外,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取得了境外参赛最好成绩,也深深地激励着我。个体命运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崛起的澎湃浪潮。作为北京体育大学的青年学子,我深受鼓舞,未来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努力学习、积极作为,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孙嘉浩 中国武术学院2022级本科生
政府工作报告为国家发展精准锚定方向,亦为广大青年学子照亮前行道路。在教育领域,推进高校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教育强国建设举措,令人备受鼓舞,这无疑将为我们营造更为优质的教育环境。报告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创业,所实施的就业支持计划以及提供的创业优惠政策,切实为我们开辟了更多发展路径。此外,报告对运动场地设施建设、全民健身活动开展、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与健康干预等体育工作也作出明确指示。身为新时代体育专业大学生,我定会潜心钻研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秉持以体报国之志,追求卓越,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华章。
赵思懿 教育学院2022级本科生
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我国所取得的成就,并对今年发展提出了预期,明确要在经济、民生、教育、生态等方面持续发力,激发活力、完善保障、提质增效、加快转型,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北体青年,我深刻感受到国家发展的蓬勃活力,并对报告中的体育工作部分有着独特感悟。报告指出:要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等,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于体育的重视与关切。我们身为青年学子,应当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肩负使命担当,将自我的青春奋斗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汪文清 国际教育与交流学院2023级本科生
2025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盛大开幕,作为一名德语专业的大二学生,我重点关注了教育改革和文化传播方面的内容。两会强调了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性,身为德语专业学生,我期望借专业优势,向外国友人传递中国文化与活力。当前,市场急需精通德语且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我要扎实掌握语言技能,广泛涉猎多领域知识。新时代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两会让我感受到了国家对青年人的期望。我会珍惜学习机会,提升综合素质,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相结合,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任奕童 体育工程学院2024级本科生
作为一名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学生,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我既为国家发展的成就倍感振奋,更在字里行间看到了数据科学学子的时代责任与机遇。这份“发展蓝图”,不仅是国家治理的顶层设计,更是我们青年学子规划人生航向的坐标指南。面对今年重点工作部署,我们要思考背后的技术要求,将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智慧医疗体系建设中,药品集采数据聚类分析可优化资源配置;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中,空间数据分析技术能辅助规划决策;在 “新质生产力”培育计划里,量子科技、6G通信等前沿领域,都离不开数据科学支持……作为一名大一学生,我虽知识有限、思维尚浅,但作为国家发展的预备军,必须实现国家需求与专业能力的价值转化。数据科学不是冰冷的代码,而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我们要刻苦学习夯实根基,培养将社会需求转化为数据命题的洞察力。当所学与时代需求同频共振,这既是时代给予数据科学学子的馈赠,更是我们应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