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要闻

所在的位置:首页 > 校园要闻

2010年新春贺词

2009年满载着我们奋斗的豪情和收获的喜悦渐行渐远;守望新年的钟声,我们将信心满怀迎来2010年。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学校党委和领导班子,向辛勤耕耘的全校教职员工及家属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始终关心、支持、帮助我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及各界朋友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向老有所为、心系学校的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向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全校同学以及情牵母校、服务社会的各地校友致以新年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

伫立岁首回望2009年,我们心怀喜悦、充满自豪。2009年,我们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分享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盛世庆典的喜悦,共同抵御了甲型流感的侵袭。学校党委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等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创建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发展目标,深化改革、充实内涵、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

教学质量工程稳步推进。学校新增1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门课程荣获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课程荣获北京市精品课程;5本教材荣获北京市精品教材建设立项;2项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6项成果荣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个团队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团队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人被评为北京市教学名师;1个学生实习基地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个实验中心获得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系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研究生教育不断创新。学校通过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工作,进一步明确了不同层次的研究生培养流程,大力加强研究生实习基地建设工作,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运动医学研究所、江苏省体育科研所等新建了11个研究生工作站;积极争取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12名博士研究生获得国家基金委资助的留学机会。

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升。学校大力宣传和落实国家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坚持千言万语给毕业生做工作,走遍千山万水拓展就业渠道,千方百计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不断提高就业工作质量。2009届毕业生共2043名,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7.50%,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97.96%,研究生就业率为97.37%,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荣获“2009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科技实力和水平大幅提高。学校依托科学研究中心、教学实验中心等平台,积极开展科技攻关与科技服务工作,为17支国家队的11000余人次提供了科技服务。学校荣获“第29届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组织奖”;12个项目荣获“第29届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项目贡献奖”;16人荣获“第29届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个人贡献奖”。获得各类科研立项课题102项(其中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课题3项),获得科研经费1886.1万元,创历年经费新高(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经费投入第38名),首次获得了北京市产学研基地建设项目支持。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不断加强,“国家科技支撑基地”、“运动与体质健康重点实验室”、“运动营养北京市高等院校工程中心”已获批准。

竞技体育再创佳绩。学校以备战第11届全运会和竞技体校30年校庆为契机,全面总结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办学模式的经验,进一步加强与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各省市体育局的合作共建,充分发挥高等体育教育的综合功能和整体效应,在国内外大型赛事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得世界冠军10个、亚军8个,亚洲冠军5个、亚军2个,131人次获全国冠军。特别是第11届全国运动会上,我校师生代表18个省市共获得金牌49枚,银牌23枚,铜牌25枚,另有59人次进入前8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同时,学校充分发挥国家训练基地的作用,大力加强国家队训练服务保障工作,为国家蹦床队、艺术体操队等4支国家体育总局布局项目和国家网球队等17个项目的国家队约1350人次提供了优质的训练服务保障,受到了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国家队的好评。

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不断加强。学校进一步落实“211工程”第三期工程的人才队伍建设方案,选拔推荐了一批长江学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候选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多渠道加大人才培养工作力度,派出160多人次参加了国内外的岗位培训、学术进修等;开展了2009年度应届毕业生招聘和社会公开招聘工作,共接收45人(研究生以上学历占82%)。做好体育学博士后流动站日常管理工作,5名博士后获得国家资助。

“211工程”三期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学校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学科建设的意见》和《体育学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工作。继续推进“211工程”《北体大名师》等项目建设;不断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进程。

开放办学取得重要进展。学校先后与首都体育学院、江苏省体育局和南京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学校与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等2所国外院校正式签署了合作交流意向协议;全年共聘任长短期外籍教师70人次;接待54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宾1864人次;出访40个国家和地区,共218人次。“111引智计划”项目顺利实施,邀请外国专家来校举办了体能训练讲习班等多期培训班;在挪威卑尔根设立的孔子学院已发展成为规模最大的孔子学院。

学校还授予克罗地亚奥委会主席马泰沙博士学位;成功举办了国际奥林匹克日长跑活动、中德体育科学研讨会、全国体育局长会议等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和活动等,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声誉。

圆满完成首都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任务。学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大局意识,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了群众游行方阵表演、国庆晚会表演、游行演出编排训练、表演方阵宣传片样品拍摄及道具设计采购等重要任务,为国庆庆祝活动的圆满成功做出了贡献。学校被首都国庆60周年游行指挥部授予“优秀组织单位”;被首都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指挥部群众联欢部授予“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有90位干部、教师被首都国庆60周年指挥部授予优秀工作者、优秀编导、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回顾成绩,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展望未来,蓝图美好,重任在肩。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岁月不居,时不我待,我们要不断增强信心,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把2010年各项工作规划好、落实好。要继续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进一步破解发展难题,开拓发展途径,扎扎实实推进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建设,为我国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做出新的贡献!

最后,恭祝大家虎年快乐、幸福安康、万事如意!

(校党委书记、校长 杨 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