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要闻

所在的位置:首页 > 校园要闻

“后奥运时代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专题研讨会顺利举办

5月22日,《旅游学刊》编辑部与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联合主办的"后奥运时代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专题研讨会在线上顺利举办,专家学者就“后奥运时代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主题从政策支持、实施路径、学术支撑、产业建设等不同方面展开了研讨,近7000人通过网络直播在线观看。


2face97659e4467e881214b1b55e104c.jpg


开幕致辞


18563612db194269bdcebc3d321e0497.png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副司长彭维勇指出,下阶段国家体育总局将围绕后冬奥时期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加强政策研制,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开发一批冰雪、山地、户外等为代表的体育旅游项目。以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等为抓手,加强示范带动作用,丰富高品质体育旅游产品供给,加强设施建设,配合发展改革委组织“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推动滑雪场、健身步道等体育旅游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后冬奥时期体育旅游的发展基础。


2297f631f5e948578ce2835459f5382a.png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黄金介绍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作为国家体育总局下属唯一负责指导、协调、推进全国体育文化工作的事业单位,负责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 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简称“两个博览会”)的筹备、组织和举办,对中华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和传承保护以及对中国体育旅游示范工程(基地、线路、赛事、景区、目的地)的推介及促进项目发展等。下一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平台优势,精选好的项目向大众推介,同时通过研讨会、培训会促进交流,把更多好的做法、好的资源分享给大家。


881aa618de33414d8c63c046cb029248.png


北京体育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健首先谈到对体旅融合现状的看法,他指出,体育旅游长期向好的基本面肯定是保持不变的,国家政策层面一直在积极鼓励体育旅游的发展;推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冬奥给我们创造了非常好的样板,研讨后奥运时代的体育旅游意义非常重大。其次,关于后奥运时代体育旅游应该怎么促进,张健副校长也提了几点建议:一是政府部门除了出台政策措施以外,必须制定落地的具体条例和规定,例如山水林田湖草沙资源如何有效地开放和合理地利用;二是主管部门应该整合高校等科研机构以及学者专家的力量,研究制定体育旅游的标准、制度和规范;三是为企业家进入体育旅游领域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0f813d4ee4644cbca8b27f5b273cd38c.png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常务副院长、《旅游学刊》主编严旭阳指出,研讨体育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价值,体育关系着人民健康,旅游关系到人民幸福,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一定少不了人民健康,少不了人民幸福。就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主题进行研讨,对于促进人民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幸福与健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上半场精彩观点

议题:后奥运时代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与实施路径

主持人:蒋依依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副院长、教授


094dc83b4dbe4f57abcc4eb690bf9e56.png



嘉宾发言


7da1d47fa5714f9589554d0f211772b9.png



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遗产处刘兴华处长主要从3个方面阐述奥运遗产与体育旅游:一是概述北京冬奥会遗产,奥运遗产规划涵盖7个目标,35个重点领域;二是北京冬奥会遗产赛后利用要点,遗产赛后利用着力点应在冰雪运动普及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传播中国声音、弘扬奥运精神等方面;三是奥运遗产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考和建议,涉及现代化旅游业体系和体育旅游供给侧改革、对外合作交流、旅游产业现代化水平提升、消费潜力提升、文旅科技发展、京津冀文化旅游一体化等多个方面。


9324a847e8ed40cfaded04d77e1fc4e9.png


温州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易剑东教授从3个方面阐述大型赛事与旅游产业的关联效应:一是体育和旅游的共通气质,从人类文明发展演进的哲学路径来看,体育和旅游是一体化的,都是人身心的放松和自由,在这个意义上寄情于山水之中和忘情于山水之间都是体育旅游的魅力。二是从国际数据、国际案例分析大型赛事的旅游影响,体育爱好者的高重复性、高黏性、高消费等可以助推旅游发展,许多大型体育赛事数据也表明体育旅游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十分显著。三是一些思考、启示和借鉴,涉及分类管理赛事、赛事旅游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大型赛事与旅游产业关联的战略规划等方面。易教授提出,希望未来体育旅游研究能够更加利用好大型赛事的特殊效应和旅游产业的关联,进行更加深度细致的思考,为我们的实践部门包括管理部门和运营部门,乃至于体旅的实际参与者提供更多的思想和理论方面的引领。


f47f1ea480f840f29b0ff55f6518247c.png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副院长王兆红教授分享了6个体旅融合高质量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第一个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马山县,围绕攀岩特色形成“体育+文旅+脱贫攻坚+县域经济发展”的马山模式;第二个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通过筹办冬奥会,以滑雪带动旅游产业发展,实现从贫困县到冬奥赛场的蜕变;第三个是贵州省安龙县,围绕健身步道,以“康体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第四个是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渤海村,依托将军石小镇建设,小渔村成功转型水上运动小镇、滨海生态宜居城镇;第五个是四川省成都市三河村和三元村,以“农业+足球+音乐”等新业态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第六个是浙江德清县莫干山,以运动振兴乡村,打造漫运动小镇特色名片。最后,王教授从地域资源特色、制度规划建设、体育设施等方面探讨了体旅融合高质量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路径。


fc1456ac5cd2423793bbd9f14471a942.png


黑龙江大学唐云松教授主要从奥运双周期冬奥赋能、经济双循环市场现实、供需双发力促进消费 、学术双阐述融合机理、产业双融合路径选择5个方面阐述后奥运时期冰雪产业转型升级与跨界融合。指出冬奥会举办周期与冰雪运动普及以及冰雪产业升级成正相关,国际冰雪运动强国在经历两次冬奥周期后,形成基于本国自身特色的较为完善冰雪市场体系。旅游是奖励自己,体育是提升自己,基于冰雪产业升级的阶段性和周期性,建立中国特色的冰雪经济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在体旅产业双融合路径选择中,需要政策、设施、渠道、资金、客群的多方面融合,实现内容相互交织、渠道联通共享、平台复合多用、场景互衬交融、理念创新融合、规划设计融合、内容渠道融合、平台场景融合、人才数据融合、客户资源融合、商业模式融合、支持政策融合,形成一个良性的快乐共享的融合体系,从而在不同阶段、不同要素构成良性生态网络生态情况下,递进增长,螺旋式上升,提供品质产品与优质服务,走全面振兴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特色新路。


5603b150bad542cea6a4649737b51acb.png


海南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联合国际旅游学院美方副院长董二为教授提出“24421”体育旅游发展模式:第一个“2”代表体育旅游定义中的两个方向,美国学者认为,sport tourism不仅强调体育赛事或者是活动本身,而且也注重其间发生的旅游活动;欧洲学者认为 ,sports tourism应该只涉及体育项目本身,不涉及其他的旅游活动。第一个“4”代表体育旅游的4门功课,即动机、目的地、旅行时间以及参与感。第二个“4”代表体育旅游产业的四大市场,即职业体育旅游、业余体育旅游、户外游憩体育旅游以及其他与体育有关的旅游活动。第二个“2”代表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双刃剑。最后的“1”代表体育旅游文化的一脉相承,以海南为例,既可以引进冲浪、游艇、潜水等新型体育旅游项目,也可以挖掘和鼓励有文化传承的体育旅游项目。


60149e77c54d48e3b791a290d062fa9c.png

478907eef730405daf769d89851f188b.png



下半场精彩观点

议题:后奥运时代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学术支撑与产业建设

主持人:曾博伟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旅游学刊》编委


245ecb9c80e0404691ca0eaf41adaedf.png


嘉宾发言


21eea4d0146649649ab02e57c025f734.png


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海教授对近10年的体育旅游精品项目进行了数据汇总,项目申报种类包含精品景区、精品路线、精品目的地、精品赛事等。其整体申报数量呈上升趋势,其中,华东、西北、西南和华中地区的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比较集中,华东地区最为集中。从主题特色来看,配套服务设施、基地营地项目、体育文化产业、赛事活动、休闲养生以及马拉松赛事是各个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申报的热门主题。李海教授还就4类申报项目分别进行了申报数量、时空分布和主题特色方面的详尽分析,同时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申报现状,为我国体育旅游未来发展提供了决策性参考。


acec70b7d5b948afa5e2cc4955e9d8bb.png


为推动我国冰雪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厉新建教授首先提出了4个分布问题:关于资源分布和消费潜力的区域分布问题,关于一季养三季还是一季带三季的季节分布问题,是周边带动还是远程吸引的品牌分布问题,单一业态还是综合发展的业态分布问题。并进一步梳理了发展冰雪旅游经济中可能会面临的6个陷阱:认知陷阱、空间陷阱、范畴陷阱、发展陷阱、市场陷阱、趋势陷阱。对如何跨越这些陷阱,厉教授提出,可以从高质量消费群体、高质量产品业态、高质量制度环境、高质量产业链条和高质量产业集群入手。其中,产业集群化发展方面,可从不同空间中形成各具特色的冰雪产业集群,通过塑形象、创品牌、促融合、涣活力、强实力,不断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7297724e99294b6b8ee7b078aefee022.png


西安体育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杨涛教授主要阐述了绿色发展理念、体育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如何实现绿色发展理念下的高质量发展3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围绕着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改革观、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地球生命共同体、完善绿色发展法治体系5个方面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展开了详尽阐述。然后,提出体育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诉求之一,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引领下,体育产业在全要素、全产业、全区域等方面,均实现质的飞跃。最后,从体育用品制造产业的绿色化和生产性体育旅游服务业低碳化、以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以全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体育旅游产业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建立区域分层管理机制、聚焦新体育旅游新模式新业态等方面,提出绿色发展理念下的高质量发展建议。


ef9a1c59538c4c67970e857be05ef52c.png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宪玉研究员就当前国内冰雪旅游研究与知识创新提出4个“跟不上”的问题和1个“不得不”的中国路径,并就知识创新与现代化的基本思考、治雪理政与有为政府的3个逻辑思路以及冰雪产品与有效市场的3条实践路径进行详细阐述。张宪玉研究员指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创新是第一发展动力,而知识创新是基础与前提,知识分子是知识创新的主要执行者,知识体系是最强软实力,更需要全力发展生态优先、空间载体、人力资源、科技创新以推动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相信中国的市场潜力和资源品质,定能够催生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国家冰雪产业。


eac46d6655bf4be5aa33335f0fc323aa.png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谢婷副教授重点介绍了积极体育旅游、被动体育旅游(赛事类体育旅游)以及怀旧体育旅游(文化类型体育旅游)这三大类体育旅游产品的国际典型案例。其中,文化类型体育旅游包括体育历史遗迹、体育场馆、体育博物馆和现代体育综合体;赛事类体育旅游包括特奥会、世界老将运动员、马拉松、复古赛事等。通过以上分享,谢婷副教授提出从3个角度来优化我国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即从产品开发角度,拓展体育旅游资源的挖掘点;从产品挖掘角度,根据游客的不同需求,开发出多种级别的旅游产品,深度吸附高品质的游客;从产品推广角度,在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及疫情条件下,体育旅游产品应突出它的健康性、有趣性和参与性,以期吸引到更多的参与者和更多的游客。

总结发言


193935f4592c4abf89928225be8d029c.png


《旅游学刊》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吴巧红做总结发言,“后奥运时代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专题研讨会是《旅游学刊》第一次举办体育相关的专题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汇集了14位专家学者和相关领导,以及两位专业水平很高的主持人,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国际经验与中国场景相结合等角度,与大家分享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讨论的内容涉及到奥运遗产、冰雪产业、大型赛事、体育旅游精品项目、体育旅游绿色发展以及体育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等,这都是目前体育旅游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热点话题。体育旅游领域研究亟待突破,我们可以利用旅游理论审视体育旅游发展,增加对体育旅游者的关注,关切体育旅游者环境责任及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问题。最后,希望在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有更多机会去探讨体育旅游之于讲好中国故事和全民健身的重要意义,体育旅游之于中国产业发展、数字中国建设和绿色中国建设方面的作用,让这个幸福产业为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光添彩。


37486c7b628f450abc99648fd0ff8d28.png